据统计,2017年1-6月,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共发布原产地为中国的鞋类产品通报8起,其中6起为鞋类材质中六价铬含量超标,占比达75%。因此,六价铬含量超标已经成为我国出口鞋类遭欧盟通报的主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欧盟第23周通报中有一款我国产的男子凉鞋六价铬超标高达87.2 mg/kg,是欧盟REACH对 六价铬规定最高限量3 mg/kg的29倍多,该产品遭西班牙通报并退运。
六价铬是一种吞入、吸入性极毒物,皮肤接触会导致过敏,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鞋类企业生产过程中六价铬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制革工业的鞣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六价铬;二是制革材料中尤其是添加剂中可能含有六价铬。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建议相关企业:一是制鞋企业应熟悉欧盟REACH法规对六价铬的限量要求,树立绿色产品意识;二是加强源头把控,加强供应商管理,对皮革原材料、制革所用的铬粉提前进行六价铬测试。三是严格监控原材料和成品储存、运输环境因素,避免三价铬被氧化成六价铬。四是加快新技开发,调整制革工艺,比如使用植物复鞣剂等不含铬的替代品,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产生过量的六价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