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纺织向何处去?12国代表共议发展新方向
“打破边界,万物可织!”未来纺织科学与技术发展图景如何?世界纺织科技的变革与创新将带动纺织学科与产业发生哪些颠覆性变化? 12月1日至4日,首届“2022国际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在东华大学举行,由12个国家60多个单位参与的110余场主旨报告顺利进行。聚焦现代纺织加工技术、智能纺织、生物医用纺织、生态纺织、纺织装备等全纺织学科链的前沿、关键问题,世界纺织及相关领域的知名
“打破边界,万物可织!”未来纺织科学与技术发展图景如何?世界纺织科技的变革与创新将带动纺织学科与产业发生哪些颠覆性变化? 12月1日至4日,首届“2022国际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在东华大学举行,由12个国家60多个单位参与的110余场主旨报告顺利进行。聚焦现代纺织加工技术、智能纺织、生物医用纺织、生态纺织、纺织装备等全纺织学科链的前沿、关键问题,世界纺织及相关领域的知名
“这个涤纶丝看着跟常规产品没有区别,但其实它所含锑已经完全被钛取代,换言之说,就是一款不含重金属的环保聚酯纤维。”12月12日上午,记者走进恒逸集团绍兴柯桥恒鸣化纤有限公司长丝成品车间,隆隆的机器声中,公司副总工程师周伟国拿起一卷刚刚生产出来的涤纶丝,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说,这款无锑环保聚酯熔体直纺长丝的面市,既填补了纺织化纤行业的空白,也开启了聚酯纤维绿色发展的新时代。 据了解,一直以来,纺织
伴随着“元宇宙”划开新时代时尚风口,充满科技感与想象力的虚拟服装、虚拟人体以及数字化试衣等高频出现,并在社交媒体掀起新一轮热潮。根据麦肯锡报告,全球2021年虚拟产品消费达到1100亿美元,其中30%用于虚拟时尚消费。人们享受到了现代化数字技术带来的场景体验感和真实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获得服装试穿效果,更直观地匹配服装风格和确定合身程度,也可以“穿”上虚拟服装展示在社交平台上。 然而,要实现这样
目前我们的研究还只限于实验室小规模制备高强度人造蚕丝。我们正在进一步设计、改进自动纺丝工艺,提高良品率,以进一步降低高强度人造蚕丝的生产成本。同时,我们也正在研发第二代高强度人造蚕丝,以进一步提高蚕丝的各项机械性能。 林志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我国养蚕缫丝的历史悠久。蚕丝不仅能织成轻薄华美的丝绸,还具有很多其他优质的生物特性。但其强度和韧性的不足影响对蚕丝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近日,受蜘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22年10月13日批准发布T/CNTAC 105—2022《患者服》等22项中国纺联团体标准,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日期等信息见下表,标准文本请上纺织标准网(www.cnfzbz.org.cn)“CNTAC标准工作平台”注册下载。 此次发布的22项CNTAC团体标准,T/CNTAC 105—2022《患者服》和T/CNT
新国标实施后,只有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能称为羽绒服。相比老国标,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求羽绒品质更好、防止跑毛能力更强、羽绒服更好洗。绒子含量不是越高越好,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过高的绒子含量可能反而是一种浪费。成熟的羽绒服市场不能一味追求高绒子含量,而应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选择不同的绒子含量,从而更好地贴近消费者需求。 随着多地气温逐步走低,羽绒服销售进入旺季。近日,记者随机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
为了规范虚拟服装数字化试衣系统领域的术语和定义,今年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参与研制的国家标准GB/T41421-2022《数字化试衣 虚拟服装用术语和定义》正式发布,标志我国在数字化试衣虚拟服装领域有了国家标准。 据悉 ,GB/T41419-2022《数字化试衣 虚拟服装用术语和定义》标准修改采用ISO国际标准,规定了数字化试衣系统中虚拟服装用的术语和定义,对虚拟织物、虚拟织物属性、虚拟服装样版、虚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日前,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志教授团队提出超强人造蚕丝制备新方法,首次将廉价的普通蚕丝转换成具有超高强度的人造蚕丝。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材料学期刊《物质》。 天然蜘蛛牵引丝是自然界已知强度最高的天然蛋白纤维,其强度是同质量钢的五到十倍。然而,由于从天然蜘蛛中取得大批量蛛丝十分困难,目前市场上很少出现与蛛丝相关的实际产品。人类有利用蚕丝的悠久历史,但相较于蛛丝,蚕丝的强度和
11月4日,由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安徽丰原生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共同承担的“羊毛羊绒聚乳酸纤维系列面料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项目鉴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等多家机构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项目重点研发了适用于羊毛羊绒的高强高柔软聚乳酸纤维制备技术及装备,聚乳酸纤维二段式变速升温染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