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 消臭性能的测定》等8项纺织标准通过审定
2016年5月11-12日,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TC209/SC1)在温州召开了《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等8项标准审定会。来自纺织产品检验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生产企业以及标准起草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审定并通过了以下6项国家标准(1~6)和2项行业标准(7、8),并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报批。 1.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检知管法
2016年5月11-12日,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TC209/SC1)在温州召开了《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等8项标准审定会。来自纺织产品检验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生产企业以及标准起草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审定并通过了以下6项国家标准(1~6)和2项行业标准(7、8),并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报批。 1.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检知管法
为持续提高婴幼儿和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质量,国家标准委在发布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于2015年5月26日正式发布,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童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实施过渡期为2年。2016年6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关标准
2016年3月17日,新西兰政府在其24号公报中正式发布最新《儿童产品安全法案(儿童睡衣和家居服减少火灾危害)》(AS/NZS 1249: 2014),此新版本法案将取代2008年发布的旧版本AS/NZ 1249: 2003,并于2016年4月18日正式生效,过渡期为12个月。 与旧的版本相比,AS/NZS 1249: 2014更新要点如下: ——更全面
日前,GB/T 32614-2016《户外运动服装冲锋衣》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户外运动服装类目标准的空白。 新标准对冲锋衣产品的质量要求规定了三方面,一是安全指标,包括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要达到《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二是产品基本性能要求,包括水洗尺寸变化率、染色牢度、拼接互染色牢度、耐光
2016年4月12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全体一致投票拒绝了对纺织品服装燃烧标准(16CFR 1610)修订测试方法的请求。该请求(FF15-1)是由使用人工合成长丝纱和天然丝的国际协会用户呈送的。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的职员介绍,委员会拒接了这个请求,是因为修改纺织品服装燃烧标准这个强制性的标准,可能会导致降低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纺织品服装的安全性。 纺织品服装的燃烧标准(16CFR 1610
作为欧美国家主要儿童相关产品的供给国,我国的儿童用品产业一直备受关注。日前,有关机构就2015年各种贸易壁垒造成的儿童相关产品出口受阻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化学危害、呛噎、环境危害等是出口受阻主因。 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玩具出口量有较为明显的上涨,美国仍为中国玩具及相关产品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国,其次是欧盟。与此同时,各国的贸易壁垒以及监管态势仍旧严峻,一批批产品被执
日前,国家标准GB/T 32479-2016《再加工纤维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已获批发布,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的制定实施,填补了国内再加工纤维生产、监督无标可依的空白,对于响应合理利用资源、规范指导再加工纤维的生产加工,提高再加工纤维质量监控程度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合利用率不足10% 据悉,全球每年废弃的纺织品高达3000多万吨,其中大部分被直接掩
消费者担心买到的衣服等纺织品是由废弃纺织品加工而成;检测机构又苦于没有权威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无法对循环再利用涤纶和原生涤纶进行鉴定区别。从3月1日起,一项新实施的标准将解决这一难题。由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起草的《循环再利用聚酯(PET)纤维鉴别方法》团体标准经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批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循环再利用纤维检测
3月22日,国务院法制办就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悉,标准化法实施27年来,虽然在促进产品标准化、提升行业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标准制定主体分散、交叉重复,缺少对标准制定、实施、评价等进行监督的措施等问题。 根据意见稿,制定标准不得损害人身健康或者生命、财产安全;不得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干扰市场秩序,妨碍公平竞争;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