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羽绒制品抽检近半数不合格,合格羽绒被十中存一
为了加强网络羽绒制品质量监管,维护线上羽绒制品市场秩序,2015年双11、双12期间,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网上抽检了2批共计120件羽绒制品,结果显示:两次抽检羽绒服合格率均为55%,羽绒被合格率双11为5%、双12为10%。2016年1月15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北京晚报、中国纺织报等媒体发布了2015年双11、双12线上羽绒制品抽检结果。 两次
为了加强网络羽绒制品质量监管,维护线上羽绒制品市场秩序,2015年双11、双12期间,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网上抽检了2批共计120件羽绒制品,结果显示:两次抽检羽绒服合格率均为55%,羽绒被合格率双11为5%、双12为10%。2016年1月15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北京晚报、中国纺织报等媒体发布了2015年双11、双12线上羽绒制品抽检结果。 两次
1月18日,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在北京正式发布《PM2.5防护口罩》团体标准(TAJ1001—2015),这个标准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可以有效防护雾霾危害的口罩标准。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提出,由我国安全防护用品行业专家、防护口罩生产企业及相关科研部门组成的起草委员会历时近两年时间制定完成,并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据介绍,这是我国第一
2016年1月,国际生态纺织品协会官网(www.oeko-tex.com)发布了2016年最新版本的OEKO-TEX® standard 100。与2015年版本相比,新版OEKO-TEX ® standard 100主要变化如下: 1、氯化苯酚中增加了对6种二氯苯酚(DCP)和3种单氯苯酚(MCP)的限量要求; 2、邻苯二甲酸酯中增加了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
近期,欧盟化学品管理机构(ECHA)正式新增5项物质至SVHC(高关注度物质)清单,即硝基苯、UV-327、UV-350、1,3-丙烷磺内酯和全氟壬酸及其钠盐和氨盐,REACH法规授权候选清单(即SVHC清单)增至168种物质。 硝基苯(CAS#98-95-3)是工业上制备苯胺和苯胺衍生物(如扑热息痛)的重要原料,同时也被广泛用于橡胶、杀虫剂、染料以及药物的生产。硝基苯也被用于涂料溶剂、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公告,批准发布了《机织儿童服装》、《服装测量方法》和《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等354项国家标准。 业界人士告诉记者,其中,《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标准名称明确修改为“四氯乙烯”干洗后,更加贴近市场中实际运用的干洗溶剂,使得与商业干洗所得结果有良好的关联性。同时修改了试验原理,增加“试样与贴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女子大学服装科日前开发出一款通过用手触摸就能鉴别衣服颜色的标签。通过该标签,全盲的残疾者能够自己感受那些只能向他人询问得知的颜色,享受流行的乐趣。 研发团队在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的标签上,配置了从红到紫10色,按相似颜色的顺序呈环状分布。这被称作“色相环”,基本色用凸点在标签上开一个相应的小洞。用手指触摸,零点位置的小洞即表示红色。尽管对盲人来说
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五年来,全行业共完成828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国家标准174项,行业标准654项,通过复审废止了不再适用的行业标准98项。截至今年11月,全行业归口现行有效标准总数达到2026项,比2010年增加了573项,增长39.44%。 12月9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全国纺织标准与计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
据媒体报道,日本一公司正研发一种新型纤维,这种纤维里包含能保护皮肤的成分。研发此种纤维的目的是提高自身辨识度,赢得日益激烈的纺织工业差异化竞争。据介绍,此类内衣和外衣可令穿着者的皮肤更加湿润放松。 据悉,这种由聚酯聚合物组成的新型纤维含有苹果酸,这种酸可以维持皮肤的低酸度。因为当人体出汗或者干燥时,皮肤会变为碱性,这时就容易受到微生物和其他刺激物的侵害而得病。此外,这种新型纤维释放的化合物还
欧盟(EU)正在启动一项公众咨询,关于291项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在纺织品和服装上的可能性。 该项提案是一项限制令的一部分,该限制令广泛且扼要地着眼在一系列消费品上,禁止残留致癌、导致突变或生殖毒性(CMR的)物质。 纺织品和服装已经被选中作为第一个测试范例,因为消费者可能长期或多次短时间内暴露于含有CMR物质的产品中。CMR物质(个别物质或群体)的名单已被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